首页 > 学校快讯 > 媒体报道

【光明日报客户端】留住中原农耕文化的“根”

日期:2018-03-28 17:11:59

当我们感叹传统农耕文明渐行渐远之时,许昌学院却用一个博物馆、3000余件展品细细描摹、满怀深情地记录下了它的背影。

许昌学院有一座仿制20世纪50年代的两层建筑,从外观上看,灰砖、红瓦、白柱,与美丽的校园交相辉映,这正是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所在地。馆内,耧、犁、锄、耙、食盒、蓑衣、草鞋……3000余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被分门别类地陈列在17个展厅中,勾画出了近现代中原农耕文化的全景图。

今年12月30日,是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后文简称“农博馆”)开馆五周年。五年里,作为经河南省文物局批准建立的全省首家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农耕馆先后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展示馆,入选全省第一批高校校园文化重点建设项目,被命名为许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五年里,农博馆累计开放1500天以上,上千支参观队伍,数十万参观者走进农耕馆,见证了中原农耕文化的源远流长。

筹建之初,跋山涉水觅展品

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同时也是传统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当历史跨入20世纪后期,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生产工具和农民的生活方式、生活用品等已经或正在发生着革命性变革。站在时代转换和文明嬗变的历史节点上,2010年初,许昌学院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决定建设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以抢救性地收集、存留、研究和展示中华民族传统农耕生产生活用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曾任许昌学院正校级调研员、党委副书记的汪庆华教授作为名誉馆长,受命组建团队,全力筹建农博馆。

从2010年3月动议,到2012年11月开馆,不到三年的时间,从馆址的选定、论证、设计、报批、施工;到展厅的创意、策划、招标、布展;再到文物的征集、运输、整理、收藏,尤其是上千件物质非物质馆藏文物的寻访征集,充满了艰辛。

筹建之初,工作团队遇到了不少难题。现在的农村变化太大,很多东西早已消失不见,大家前往郏县、滑县、虞城等地寻找民间收藏家,希望从那里有所收获,但效果也不甚理想。“我们开始搜集的时间还是晚了,很多东西已经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圈。后来,我们决定到农村,挨家挨户去找、去发现。”和汪庆华一起搜集展品的退休老干部徐中森告诉记者。团队成员深入豫东乡野、豫西深山,原始村落里,古旧老屋内,到处都留下了他们辗转奔波的身影。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农博馆开馆前夕,收集到的展品有1000余件。

深入调研,沉下心来找定位

展品收集初见成效后,为了全面了解专题博物馆的现状,汪庆华、孟聚、徐中森、崔凤巧等团队成员前往北京、南京、西安、武汉等地进行考察。考察后,他们发现,中国的东南西北几个城市的专题博物院都有对农耕文化的历史研究,但对中原农耕器具的收藏很有限。

为此,他们决定农博馆的建立要以差异化定位,彰显特色,立足挖掘和展现中国中部地区传统农耕文化的特征和风貌,重在记载最近几十年来刚刚消逝和正在变化的事物与境况,突出研究功能和教育功能,全方位展示农耕社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农村风貌和文化现象。展品不求外观华丽,但求真品真实,宁缺勿仿,宁旧勿新。目前,所有展品都是来自民间的珍品,均记载出处及捐献人,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反映传统农耕风貌。

如今,农博馆供市民免费参观。“古朴物件勾起了很多古朴的回忆,有中原大地远古先人的智慧结晶,也有近代国民丰富的文化生活,当然还有小时候做农活儿时的珍贵回忆。中原农耕文化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这是参观者张康凯的留言,类似参观者的留言现在有厚厚的几十大本。

自2012年12月30日开馆以来,农博馆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尤其是2016年以来,观众数量大幅提升,每年超过十万人次。其中不乏专程到访考察的有关单位和有关专家,还有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的农业研究专家和文化学者。

育人为要,潜心传承情寄农耕

五年的实践证明,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的宣教育人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除获批河南省、许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外,近年来,许昌市委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局、团市委纷纷在此设立教育基地,在参观人员中青少年学生占较大比例。除农博馆固定展览外,农博馆积极策划举行各类专题特色活动,扩大宣教范围和育人功效。2013年以来,连续5年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举行以“农耕回望·文脉传承”为主题的摄影图片系列展览,分别深入到大中小学校、许都广场、灞陵桥公园等校内外公共场所进行巡回展览;举行传统儿童游戏夏令营、义写义送春联、“莫忘乡愁”清明诗会、特教生走进农博馆助残活动等一系列主题活动,效果良好,广受欢迎。

农博馆还与图书馆联合,建立了以“传统文化·农耕文明”为主题的大型典籍资料库,集中收藏了农博馆近年来收集到的河南省各个市县的地方史志,近年来国内陆续出版的农耕、民俗、非遗等方面的书籍,以及团队成员深入偏远农村抢救性拍摄得到的视频、照片等大量第一手资料。

良好的口碑使得农博馆名声大噪,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开馆五年来,陕西、湖北、河北、安徽、新疆、内蒙、山东、山西、甘肃、辽宁、广东等先后有60多支团队专程前来参观考察,该馆直接指导建设的西安高陵“关中农耕文化博物馆”和湖北保康县“尧治河农耕文化博物馆”已经落成开馆。在某种意义上,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积极带动形成了“农耕文化”专题博物馆建设这个新方向。

内涵拓馆,留住农耕文化记忆

“农博馆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升的过程。今后,我们在抓好日常开馆运行和持续搜寻稀缺展品、不断充实展馆的基础上,更要着力抓好农博馆的内涵建设。”农博馆现任馆长刘军伟说。

据汪庆华教授介绍,农博馆今后将分别建好实物展馆和网络展馆两个平台,努力扩大展馆受众面和社会影响力。同时,农博馆通过抓好中原农耕文化典籍资料、中原农耕文化摄影图片、中原农耕文化视频影像、中原农耕文化口述历史等四个方面的持续建设来深化农博馆的文化内涵。通过广泛调研和深入发掘中原地区目前尚存的传统农耕生产方式、生活环境、文化活动、古村风韵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使农博馆成为全方位收藏和展示中原农耕文化的重要平台。

2014年10月,农博馆启动“中原农耕文化记忆传承工程”。该工程包含8项子工程。分别是实体展馆建设、数字农博建设、大型丛书编著、典籍资料建设、古今双向研究、现代媒体传播、主题场馆促进、横向联合推动。目前,团队成员正在编纂一套深入系统地记载、描述传统农耕时代底层社会生产生活状态的史论丛书“中原农耕文化记忆传承工程”丛书,作为“纸上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互为补充,这套丛书2016年获批河南省“十三五”重点出版计划。

中原农耕文化研究中心团队先后推出韩晓民的散文集《民间记忆》,唐明仓的散文集《故园梦影》和张培林的摄影集《大地回春》等3部系列成果,深受社会民众欢迎。其中,韩晓民的《民间记忆》先后获得河南省民间文艺“金鼎奖”、第二届“杜甫文学奖”和河南省人文自然科学奖。

2017年汪庆华教授撰写的《留住农耕文化的根脉》在《光明日报》刊发,也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近年来,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农博馆。农博馆还与学校的中原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结合,潜心研究传统农耕文化,形成了古今兼备、一体双翼的涉农研究格局。

“我们应该明白从哪里走来,记住通往故乡的路,守住心灵深处那片家园——我们的民族从农耕原点走来,我们的祖辈从农村原野走来,我们的文化从庶民百姓走来。把传统农耕生产活动、民间生活境况、底层社会状态和草根文化,深入而系统地研究、挖掘、记载、描绘下来,富有极大价值和意义。”汪庆华如是说。

青山绿水,悠悠乡愁,寄情农耕,情怀所至,7年来(从筹建算起),农博馆工作团队不辞劳苦,冒着酷暑严寒,走遍中原,深入山村,收集展品、开展调研,付出良多,但他们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农博馆的存在会让老年人抚慰浓浓的乡愁、让中年人寻回儿时的记忆、让年轻人懂得生活的不易。“许昌学院正是用一座博物馆的情怀力证了她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一位参观者这样写下他的留言。(光明融媒记者 王胜昔 通讯员 钟伟平)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平安大道197号 邮编:450000 服务中心联系人:柏老师 电话:0371-61287328

豫ICP备18011027号-1 |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033号

Copyright 2005-2025 gaokao.h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